首頁>>>行業(yè)應用>>>電信     [相關廠商信息]

業(yè)內專家呼吁廣電與電信深度合作 攜手推進電視產業(yè)繁榮

2007/04/25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數字電視的新聞接連不斷。特別是在CCBN大會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透露,今年8月1日我國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訂配套的幾十套具體標準。各方面的跡象表明,廣電正在加快數字電視的全國布局。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廣電一方面嚴格限制IPTV的牌照發(fā)放,另一方面加快數字電視的進程,主要是為了與電信企業(yè)爭奪電視用戶市場。然而,這種意圖壟斷的行為與融合的大趨勢并不協調。數字電視的換代,要求整個產業(yè)鏈都按照新的標準更新換代,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僅接收終端電視機一項,要讓所有的中國家庭都將現有的電視機換成數字電視,就絕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受到網絡、技術、用戶、資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數字電視發(fā)展任重而道遠。眾多業(yè)內專家呼吁,廣電部門應該放開胸懷,與電信企業(yè)攜手合作,共同推進電視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數字電視任重道遠

  在去年9月,國家廣電總局頒布了我國的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這意味著長達5年之久的數字電視地面?zhèn)鬏敇藴手疇幱纱烁嬉欢温洹H欢,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全符合地面電視標準的發(fā)射和接收終端,F在各地做一些技術實驗使用的發(fā)射機、接收終端,也都不是使用國家標準的。因此,今年8月將要實施的數字電視國家標準,涉及廣電網的整個產業(yè)鏈。

  廣電網是技術發(fā)展和技術進步最為緩慢的網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停留在模擬的工作方式內。只是在MPEG2研究完成,電視圖像信息的信源編碼問題得到了很好解決后,我國有線電視網的數字化才開始發(fā)展。廣電網,實質上是一個點到多點的分配網,是一個樹形的、不具有交互能力的單向網絡。這種網絡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維護方便,最佳用途就是廣播業(yè)務。我國現存的有線電視網采用HFC(光纖同軸混合網)結構,是一個模擬網,其傳送特性完全按照能最佳傳送模擬電視信息設計。

  有線電視數字化的目的,是為實現“以構建數字廣電網為基礎的,滿足下一代新型網絡需求的‘三網融合’”做好前期的準備。然而,我國有線電視網由于起步晚、起點低,所以存在著下述問題:網絡分散,各自為政,無統一標準;制式太多,互不相連,質量較差,可靠性較低,這是影響“全程全網”的致命弱點;主要面向家庭用戶,在企業(yè)網方面尤顯不足,缺乏數據業(yè)務乃至話音業(yè)務方面的知識和運營管理經驗。與此同時,有線電視網的網絡實力、經濟實力與通信網相比差距甚遠,在設計、經營、運行維護大型網絡方面更是缺乏技術、人才和經驗。這些問題的存在,令有線電視網無法成為三網融合的網絡基礎。

  同時,有線電視網為了提供第二步演進要求的數據業(yè)務,就必須使用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Modem)。盡管目前CableModem技術和Cab1eModem產品都已經滿足大規(guī)模商用的需求,但必須對HFC進行雙向改造才能使用。而且,HFC的雙向改造只解決最后一公里用戶接入的問題,為了解決用戶下行信息的隔離問題,技術難度很大?傮w來說,HFC的雙向改造要改變廣播電視網的原有設計理念,是一個脫胎換骨式的改造,其難度不亞于重建一個網。而新網的搭建,必然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事實上,自2003年啟動以來,全國數字電視改革的步伐遠遠落后于當初國家廣電總局的數字電視平移目標,也說明了數字電視的推進之路非常艱難。按照原定的目標,到2005年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要超過3000萬戶,2010年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停止模擬廣播電視的播出。然而,實際情況卻根本無法達到預期。

強強合作實現共贏

  推進數字電視困難重重,而與電信業(yè)攜手,啟動未來的電視產業(yè)大市場,則更為切實可行,這也是電信業(yè)長期以來的呼吁。

  在日前召開的“2007年全球NGN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集團總工程師韋樂平再次呼吁廣電部門放開胸懷。韋樂平說,中國電信正進行試商用的上海、臺州、福州、廈門、西安和漢中六地獲得了IPTV落地許可。“但是我們有300多個本地網,相對來說,95%以上還沒落地!表f樂平認為,現有的分業(yè)經營模式阻礙業(yè)務融合,妨礙技術進步,影響了產業(yè)的發(fā)展,應該堅決打破。IPTV業(yè)務全面開放的時機已漸成熟,“電信和廣電對稱業(yè)務準入是大融合的第一步”。韋樂平的演講引來現場一陣熱烈的掌聲。

  與有線電視網相比,電信網具有雙向交互能力,并建成了覆蓋全國、以光纜為主、以衛(wèi)星和數字微波為輔的大容量、寬帶、高速干線傳輸網,是可知、可管、可控的“全程全網”。與此同時,通信網最貼近家庭用戶、企業(yè)用戶市場,在服務用戶、滿足用戶需求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這些優(yōu)勢,恰恰彌補了數字電視推進過程中的缺陷。把廣電部門的內容優(yōu)勢與電信部門的網絡優(yōu)勢結合起來,將是電視產業(yè)實現數字化的高效之路。

  然而,現階段廣電和電信還未能開展深入合作,主要是體制的問題。鄔賀銓院士認為,電信企業(yè)早已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環(huán)境,而廣電則在計劃經濟模式中經營,這兩種體制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很難馬上就解決這個難題。

  專家指出,從目前電信部門與廣電部門在“三網”融合業(yè)務中的試點經驗和矛盾關系看,如果能從國家層面突破82號文件,建立一種雙方互相進入的準入制度,明確雙方在網絡和內容等方面的支撐、服務、監(jiān)管關系,從而鼓勵廣電企業(yè)、電信企業(yè)在現有技術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積極開展融合業(yè)務,不僅迎合了當前急切的社會需求,而且從體制上、市場形勢上看都具有可操作性,應該是目前逐步實現“三網”融合的一個突破口。

中國信息產業(yè)網(www.cnii.com.cn)



相關鏈接:
傳Google將代替MSN為中國電信提供搜索服務 2007-04-25
寬帶用戶數量增長帶動IPTV和VoIP用戶數量的增長 2007-04-25
中興“網絡視訊”技術升級 新旗幟拼搶IPTV 2007-04-25
AOL欲借網絡電視重奪輝煌 08年底成門戶No.1 2007-04-25
購買聲望華勝TMS模擬語音卡贈送中間件 2007-04-25

分類信息:  增值電信_與_IPTV  增值電信_與_融合通信  增值電信_與_電信  增值電信_與_媒體
           IPTV_與_融合通信  IPTV_與_電信  IPTV_與_媒體  融合通信_與_電信